取消
清空記錄
歷史記錄
清空記錄
歷史記錄
聲門下分泌物引流的目的
是減少/切斷‘’流入”,當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后,咽部的分泌物積聚在聲門和氣囊之間,隨著患者呼吸,一過性氣囊壓力下降,體位改變,氣道徑改變,分泌物從氣囊的邊緣或皺褶處流入下呼吸道,增加了VAP的發生率,研究發現聲門下分泌物引流有效的降低了醫院獲得性肺炎以及VAP的發生,那么我們以什么方式引流呢?如圖
方式一,持續聲門下吸引,負壓大小無統一標準,建議<20mmhg(20mmHg≈2.7KPa≈0.0027MPa)。如果持續負壓過大,引流會導致氣道黏膜損傷,引起出血,潰瘍,壞死,咽部水腫。
方式二,間斷聲門下吸引包括間歇負壓吸引泵吸引、中心負壓吸引,及注射器手動抽吸,建議負壓在100-150mmHg之間(100-150mmHg≈13.3-20KPa≈0.013-0.02MPa)間隔時間:國外一般采用每20s吸引8s,國內多采用每間隔2小時間斷負壓吸引。
操作注意事項
1、 首先抽吸速度不宜過快,負壓不宜過大,避免引流管塌陷,導致引流不暢。
2、 其次間隔時間應視病人聲門下分泌物多少而定。滯留物多時,吸引次數增加,每次間隔的時間不能大于2小時。
3、 每次吸引后需重新測氣囊壓力,以達到理想壓力值25-30cmH2O。
4、 在進行聲門下吸引時要觀察病人的反應,生命體征的變化,如患者劇烈咳嗽,心率加快,SPO2下降,氣道粘膜出血,應停止操作。
在聲門下吸引時遇見異常情況時怎么處理
1、進行聲門下吸引時一直處于負壓,沒有分泌物流出是不是代表聲門下沒有滯留物呢?不一定,首先我們要檢查導管有無受壓或反折,調整體位,調整氣管導管位置,有時就可以吸引出許多囊上分泌物。
2、滯留物粘稠難以吸引出時,首先我們要保證充足的液體量,做好氣道濕化,在這個基礎上可以每次注入4-6ml空氣,立即回抽,反復幾次,將粘稠的分泌物引流出,當然操作時一定要注意先將氣囊充足氣至理想壓力值25-30cmH20,抽吸后再注入空氣,最后一次抽吸完后將氣囊以最小漏氣技術充氣至理想壓力值。
影響聲門下吸引相關的因素有哪些
1、持續性吸引與間斷性吸引的效果在氣道粘膜損傷方面,研究顯示潛血陽性方面,間歇性吸引低于持續性吸引,在引流量方面沒有差別[2]。
2、粘稠度不同的分泌物負壓值的選擇是不同的,聲門下分泌物分度:水樣、黏稠樣、凝膠樣分別與對應Ⅰ°、Ⅱ°、Ⅲ°。在使用-5.32—-2.79KPa的壓力時,在避免粘膜損傷的同時可吸凈Ⅰ度分泌物,使用-7.98─-5.45KPa壓力時,在保證有效性的同時也保證氣道粘膜的完整性,可吸凈Ⅱ、Ⅲ度分泌物[3]。
3、體位對吸引效果的影響,聲門下吸引開口端在左側氣囊上緣,與導管連接處,當病人處在平臥位與端坐位以及左側臥位與右側臥位時,吸引的范圍及效果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改變患者體位前后都要進行聲門下吸引,以防止微誤吸的產生從而減少患者肺部感染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胡小歐 胡玉蓮等 ,清除囊上分泌物對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的進展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8年第14卷16期;
【2】、張紅梅 持續性吸引與間斷性吸引氣道粘膜有無損傷200例對照研究,在中國實用醫藥雜志中,2015年28期,
【3】、李茵 田麗 不同粘稠度分泌物持續聲門下吸引負壓的選擇天津護理雜志2013年28卷3期,
平臺所有轉載文章均為傳遞更多專業知識,服務大眾,并明確標明來源及作者,榮譽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