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清空記錄
歷史記錄
清空記錄
歷史記錄
內容提要:
目的:探討連續氣囊壓力監測治療儀對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選擇2014年10月~2019年5月本院ICU人工氣道行機械通氣治療的54例患者作為對象,以隨機數字表分為對照組(n=27)和觀察組(n=27).對照組患者采用氣囊壓力測量表定時測量,觀察組患者采用連續氣囊壓力監測治療儀控制,比較兩組患者機械通氣治療效果比較及患者VAP,誤吸,反流的發生率.
結果:觀察組患者機械通氣時間,DDD及ICU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VAP.誤吸,反流的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對ICU人工氣道行機械通氣治療患者采用連續氣囊壓力監測治療儀進行控制有效提高患者機械通氣治療效果,同時極大降低患者VAP,誤吸,反流的發生率.
關 鍵 詞:連續氣囊壓力監測呼吸機相關性肺炎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擇2014年10月~2019年5月本院54例ICU人工氣道行機械通氣治療患者作為對象,病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27例,男17例,女10例,年齡36~86歲,平均(50.34±2.34)歲;觀察組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齡36~86歲,平均(51.37±2.12)歲.兩組患者資料差異比較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機械通氣時間超過48h;所有患者入院前均未發生肺部感染同時未合并呼吸道感染,口腔感染等疾病;臨床資料完整;患者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并同意.排除標準:1型糖尿病,腫瘤疾病患者;免疫缺陷患者;嚴重感染,休克患者.
1.2方法
兩組患者根據疾病特點建立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人工氣道,連接呼吸機并調整到事宜參數,呼吸導管連接氣囊. 密切觀察呼吸機各項指標,嚴格無菌操作.對照組:采用氣囊壓力測量表定時測量,參照VAP防治要求每8h通過氣囊壓力測量表測定氣囊壓力1次,并對其進行適當的調整.觀察組:采用連續氣囊壓力監測治療儀控制,連接好連續氣囊壓力監測治療儀的電源,將氣囊壓力設定為25~30cmH2O,檢查儀器側面出氣口與人工氣道氣囊安全緊密連接,儀器開始工作后,當充氣壓力達到25~30cmH2O自動停止充氣,當充氣壓力低于設定值時自動充氣.
臨床應用
對兩組患者口腔,導管內滯留物進行引流,建立負壓吸引系統,對患者分泌物持續吸引,4~6h對門下引流管進行沖洗1次.
1.3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機械通氣治療效果.②比較兩組患者
VAP,誤吸,反流的發生率.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行χ2 檢驗,采用n、% 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采用 `x ±s表示,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機械通氣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機械通氣時間,DDD及ICU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比較兩組患者VAP,誤吸,反流的發生率觀察組患者VAP,誤吸,反流的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VAP是呼吸內科機械通氣患者常見而較為嚴重的并發癥,引起VAP發生的主要因素有患者年齡較大,其自身免疫力低下;有慢性肺疾病,長期臥床咳痰困難;機械通氣時間較長,且上機前已使用抗生素;由于長期使用H受體阻斷劑導致消化道細菌異位.其中機械通氣時間長是VAP發生的主要因素.據國內文獻報道,VAP的患病率達43.1%,病死率達51.6%[3].VAP多為混合型感染,耐藥性強,治療難度較大.人工氣道的建立是保證ICU患者呼吸通暢,保護重要器官的有效措施.因此,人工氣道的氣囊管理尤為重要,理想的氣囊壓力能夠有效防止氣管導管和氣管壁之間漏氣的現象發生,同時有效避免口腔分泌物及胃容物誤吸入氣道[4].人工氣道氣囊壓力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患者躁動,拍背,翻身及各種醫療操作都會影響氣囊壓力變化,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因此需采取持續性的監測方式來保障氣囊壓力時刻控制在設定范圍之內[5].本研究對ICU人工氣道行機械通氣治療患者采用連續氣囊壓力監測治療儀進行控制,持續的氣囊壓力控制能減少護理人員的測定次數,降低其工作量.有效降低VAP的發生率,減少抗生素藥物的使用,VAP的發生會使ICU機械通氣患者的住院時間延長,極大增加住院費用.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機械通氣時間,DDD及ICU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準確地將氣囊壓力有效控制在25~30cmH2O至關重要,氣囊壓力低于25cmH2O時氣囊與其氣管內壁的縫隙不能完全封閉,會導致氣囊上的滯留物進入呼吸道[6];當氣囊壓力高于30cmH2O時,容易對氣道黏膜的血流進行阻斷,造成黏膜損傷.采用連續氣囊壓力監測治療儀進行控制避免了氣囊壓力過低或過高導致的誤吸、反流及氣道黏膜缺血性損傷.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VAP,誤吸,反流的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對ICU人工氣道行機械通氣治療患者采用連續氣囊壓力監測治療儀進行控制有效提高患者機械通氣治療效果,同時極大降低患者VAP,誤吸,反流的發生率.
表1. 兩組患者兩組患者機械通氣治療效果比較(x±s,n=27)
參考文獻
[1] 孫建華,劉金榜,郭海凌,等.自動調節氣囊壓力對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效果的Meta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7,17(3):319-325.
[2] 朱煥玲,梁菁,劉淑瑩,等.人工氣道管理小組對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率及護理質量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17,46(3):357-359.
[3] 符春花,周保嬌,李珍美,等.綜合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的危險因素及護理對策[J].現代預防醫學,2017,44(8):1528-1531.
[4] 姜琳飛,王旭光,丁艷,等.手持測壓器在連續動態氣囊壓力監測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7,31(31):247.
[5] 鐘婉紅,陳蘭,王秀娟,等.ICU住院老年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危險因素研究[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8,35(4):38-40.
[6] 張序心,盧美鳳.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監測及護理措施執行情況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7,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