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清空記錄
歷史記錄
清空記錄
歷史記錄
預防院內感染是醫院一直重點關注和急需解決的問題,氣囊強化管理是一種簡便,易行的有效預防手段.氣管切開術中,由于氣管被切開,導致氣道與外界相通,加之對外源性細菌喪失預防能力,大大增加了肺部感染的幾率[1].氣管切開患者中,臨床常規采用的氣切套管上均具有氣囊裝置.其作用在于對氣囊充氣后,可固定導管,有效封閉氣管壁與氣切套管間間隙,確保潮氣量,避免滯留在口咽部,氣管導管氣囊等分泌物進入呼吸道,導致肺部感染[2].因此,規范正確的氣囊管理在預防感染中具有重要意義.鑒于此,本研究就采用氣囊強化管理對氣管切開患者醫院感染發生情況的影響加以探討.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選取2017年3月-2019年9月到本院治療的需氣管切開患者100例,按隨機數表法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44-67歲,平均年齡(55.53±5.79)歲;疾病分型:腦出血21例,顱腦損傷29例.觀察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46-70歲,平均年齡(58.46 ±5.91)歲;疾病分型:腦出血23例,顱腦損傷27例.觀察組上述基礎資料相比較對照組均衡性良好(P>0.05),可對比.本研究經院內醫學倫理學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患者符合高壓氧治療指征,需進行高壓氧艙治療;患者知情并同意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肺部存在感染;慢性肺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免疫系統功能異常;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精神認知異常.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氣囊傳統管理,即給予患者氣切套管下吸痰,護理人員清除氣囊上殘留的呼吸道分泌物后,不改變氣囊內空氣量,之后進入艙內行高壓氧治療.觀察組采用氣囊強化管理,即給予患者氣切套管下吸痰,護理人員清除氣囊上殘留的呼吸道分泌物,并用注射器向氣囊內注入3-5 mL空氣,之后進入艙內行高壓氧治療.結束后再將氣囊內空氣再抽出3-5 mL.
1.3 觀察指標 ①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后肺部感染情況,感染率=感染例數/n*100%.②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痰液量,吸痰間隔時間,血氧飽和度(SaO2 ),SaO2 指標檢測:分別在治療前和治療后7 d取患者空腹靜脈血2 mL密封待檢避免接觸空氣.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Mean±SD)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 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肺部感染 氣囊管理后,觀察組肺部感染患者2例,發生率為4.00%;對照組肺部感染患者8例,aO2水平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氣囊管理后,觀察組痰液量低于對照組,吸痰間隔時間長于對照組,(P<0.05,兩組SaO2 水平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如下表1.
3 討論
氣管切開術適應癥多為異物,喉部嚴重或外傷所致的喉阻塞;顱腦外傷,脊髓灰質炎等各種原因所致的下呼吸道滯留;膿腫伴呼吸困難,咽部腫瘤,氣管中有異物,內鏡下鉗未取成功等[3].氣管切開術是保證患者在救治過程中呼吸道通暢的重要手段,手術中因患者氣管被切開,氣道敞開與外界相通,會使呼吸道內水分喪失,導致痰液黏稠,出現痰痂,再加之上呼吸道已經完全喪失對外源性細菌的正常防御能力,故肺部極易受到感染[4].氣囊充氣后,可固定導管,保證氣道適宜潮氣量,還可使氣管與氣囊間不存有間隙,受其影響變小,封閉氣道壓力減低,氣囊與氣管間產生間隙,使滯留在氣管導管氣囊,口咽部及聲門下大量微生物分泌通過氣管與氣囊間間隙進入呼吸道,引發院內感染[6].本研究通過氣囊強化管理,將管與氣囊間間隙封閉,阻斷外源性感染途徑,可有效降低感染發生率,結果顯示,應用不同氣囊管理方式后,觀察組感染發生率低于對照組,且痰液量明顯低于對照組,吸痰間隔時間長于對照組,這足以證明氣囊強化管理在氣管切開術中的可行性.由于氣囊傳統管理未考慮到由于大氣壓的作用,氣囊上的滯留的分泌物還會隨壓力的作用流入呼吸道,引發感染.若對氣囊加強管理,在入艙前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后注入3-5 mL空氣,出艙后再排出3-5 mL空氣,可有效預防滯留在氣囊上的分泌物流入呼吸道,降低感染率,減少呼吸道水分喪失,降低痰液量.綜上所述,氣囊強化管理在氣管切開臨床應用中效果顯著,可有效降低感染發生率,減少痰液量,延長吸痰間隔時間,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何中華, 李海香, 陳志勇. 氣管切開患者高壓氧治療中氣囊的管理與醫院感染相關性研究[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6, 13(4): 119-120.
[2] 李海香, 何中華, 劉淑霞, 等. 氣管切開病人高壓氧治療中氣囊管理與院內感染相關性研究[J]. 臨床護理雜志, 2019, 18(3): 14-16.
[3] 劉力新, 陳超杰, 羅醒政. 呼吸氣囊輔助下緊急經皮氣管切開術在急性上呼吸道梗阻中的應用[J]. 中華急診醫學雜志, 2015, 24(6): 669-670.
[4] 李炬帶, 劉力新, 陳超杰. 呼吸氣囊輔助下緊急經皮氣管切開術在呼吸道灼傷并發上呼吸道梗阻中的應用[J]. 臨床耳鼻咽喉頭
頸外科雜志, 2014, 32(12): 80-81.
[5] 竇琳, 高紅梅, 王勇強, 等. 等壓氣囊氣切套管在氣管切開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山東醫藥, 2013, 53(44): 28-30.
[6] 趙倩, 童孜蓉. 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氣管切開術后氣道梗阻的原因及護理對策[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8, 5(89): 116.